
日漲2500元/噸!國內外十幾家龍頭化企宣布漲價
剛剛過去的“雙十一”購物節,熱度較往年明顯降低,多種繁雜的優惠和滿減也沒能推升線上電商平臺和線下商超的火爆,作為傳統行業的涂料化工領域,更是沒能蹭上這波熱搜。從金九銀十傳統旺季,到雙十一購物節,低價位并沒能促進太多的銷量。與此同時,全球產業鏈的斷貨危機,美國大選和地緣政治沖突仍在持續,原油的限產壓力之下,部分化工企業開始謀劃漲價事宜,有些已經陸續發布函件宣布漲價。
塞拉尼斯表示,鑒于當下市場環境,宣布其在中國市場醋酸乙烯銷售價格上漲,最高上漲300元/噸。
英威達宣布,自11月1日7時起,型號為PA66 U4800 NC01 SS(750公斤包裝)的尼龍6.6聚合物的現貨交易價按照18.800元人民幣/噸執行。該價格相較于9月26日報價提高了200元/噸。
盛禧奧及其歐洲附屬公司官宣漲價,涉及品種包括所有聚苯乙烯(PS)、ABS和SAN等級樹脂產品。其中STYRON™和STYRON®X-TECH通用聚苯乙烯等級增加20歐元/噸,斯太爾™和斯太爾™A-TECH、斯太爾™C-TECH和斯太爾®X-TECH高抗沖聚苯乙烯等級增加20歐元/噸,MAGNUM™ABS樹脂增加30歐元/噸,TYRIL™SAN樹脂增加30歐元/噸。
碳酸鋰:期貨增倉上行,主力合約LC2501報收86500元/噸,上漲6.40%,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,累計漲幅13.22%。現貨電池級碳酸鋰單日上漲2500元/噸。
二氯甲烷:山東地區二氯甲烷散水價均價在2935元/噸,周漲幅10.75%,較年初上漲22.16%。
維生素A廠家新和成宣布,對國內飼料級VA500的價格提高30%;VD3廠家花園生物11月5日飼料級維生素D3(50萬IU/g)國內報價人民幣400元/公斤,出口報價50美元/公斤,漲幅高達60%—80%。
塑料市場:華南地區POM/HLMC90市場價大漲400元/噸,華東地區南通星辰/PBT/1100A企業出廠價飆漲200元/噸。
對二甲苯:亞洲地區對二甲苯市場收盤價格上漲5美元/噸,美國地區對二甲苯市場收盤價格上漲5美元/噸。
二甲苯:山東地區二甲苯報價較前一日價格上調20-30元/噸,華東地區二甲苯報價較前一交易日上調10-20元/噸。
醋酸:華北地區行情上調,周邊送到價在2685元/噸左右,價格上調25元/噸。山東地區價格上調30元/噸。江蘇地區醋酸價格2550元/噸左右自提,市場價上調50元/噸,華南地區價格上漲50元/噸。
正丁醛:萬華化學報價上漲300元/噸。
甲苯:華東地區報價區間在5600-5640元/噸,較前一交易日價格小幅上調40元/噸。
丙烯酸:萬華化學華東報價7050元/噸,與月初報價上漲100元/噸。
己內酰胺:華魯恒升化工散水華東送到價10750元/噸,價格上調100元/噸。
螢石:上饒市恒通礦業出廠價格上漲100元/噸至3700元/噸,灌陽縣宏騰螢石價格上漲100元/噸至3650元/噸。
丙烯腈:利華益上調100元/噸,報9100元/噸,實際成交商談。江蘇斯爾邦石化11月掛牌價上調200元/噸,執行9500元/噸。
EVA:揚子巴斯夫石化V6110MC漲100元/噸;V6110M價格10100元/噸,漲100元/噸。
醋酸乙酯:兗礦國泰化工價格上調50元/噸,現報價5720元/噸。
液氨:山東舜天液氨報價上調50元/噸,報價2950元/噸。
尿素:山東瑞星化工出廠報價1800元/噸,價格上調10元/噸。
此外,部分地區的硫酸銨、MDI、苯酚、BDO也在同步上調,有些甚至連漲20多天,雖然幅度一般,但勝在持續性強。這些原材料的價格上揚也給涂料產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,金馬涂裝(上海)也與近日表示,由于人民幣對全球主要貨幣劇烈波動,局部地區戰爭引起的供應風險和運輸費用上升,以及持續的新產品、新技術升級都導致制造成本的進一步提高,將于2024年11月1日起啟用新價格表,本次調整將對所有產品線價格上調。
能源、運費成本飆升!化工市場兩連銼后緊急“抗議”
不難看出,此次化工企業漲幅并不大,且多數化工企業提到的漲價原因是成本上升。這里提到的成本,除了原材料之外,也包括能源成本,工費雜費等。這些方面的成本雖然看似占比不大,但卻是企業生產經營避無可避的組成部分。
油價方面,美國原油價格上漲0.23%到68.28美元/桶,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0.32%到71.95美元/桶。上海原油價格夜盤上漲,主力期約SC2412以527.1元/桶收盤,上漲1.3元/桶,漲幅0.25%;天然氣方面,歐洲TTF現貨價格漲至年內新高,達13.68美元/百萬英熱,環比上漲4.4%,同比上漲0.85%。
能源的漲價也會造成國內汽柴油運輸方面的費用上升,與此同時,進出口海運運價也一改頹勢,開始拉漲。截至11月8日,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報2331.58點,與上期相比漲28.14點,這已經該指數連續第三周上漲。在四大主要航線中,遠東到歐洲及地中海、遠東到美東的運價均呈現上揚趨勢。集裝箱船公司已通知本月15日歐洲線每大箱運價要漲到5200-5500美元,約調漲700-1000美元,這對于采購海外原材料的化工企業來說,也是一筆省不下來的開支。
一方面生意難做訂單難求,另一方面“賠本賺吆喝”的降價也沒能得到下游的青睞,這也解釋了為何在遭遇“金九銀十”旺季和雙十一“購物節”兩連挫敗后,眾多化工企業選擇提價應對危機的決策。這些化工品中,不乏因為礦產緊張或環保安全等突發因素擾亂了行情供需,而被推漲上來的。但大多數并不具備需求高漲和供應緊張的漲價因素,在危機關頭仍選擇了試探性的小幅上漲,根據下游客戶的反應再進行落地或者調整,也能夠看出,在高成本之下,很多企業已經抱有“破釜沉舟”奮力一搏的決心了。